逛唱片行 | GOODSTUFF Records | 總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獨愛二手唱片

聽音樂,它的載體來源從來都是一個大課題,我們說的Analog較暖和,Digital比較冰冷,如非認真科學實證,很多時候它是一種感覺,以圓形逐分逐秒刻劃出音符,還是二進制010111001地注入程式,可能是平分秋色,但GOODSTUFF Records的Michael說了一句抽象但很有共嗚的話:“那是我一個奇怪的想法,我覺得音樂是一個轉出來的概念。”
GOODSTUFF是一家位於香港油麻地,現時點商場的唱片行(2002 - 2014年,現在轉為網上版本)。老闆會定期分享音樂但不設買賣。結業多年後,創辦人Michael聊起關於唱片店,重提了一些舊事。
GOODSTUFF Records的創辦人Michael
GOODSTUFF,顧名思義就是好東西,不二之選,偏偏這裡賣的全是二手CD,那個抄襲 Radiohead The Bends的標誌,近似HMV的唱片架,還有一堆Homer Simpson的玩具精品,它們都是昔日逛旺角唱片行的其中一站。
一直以來都想問他:那張美國獨立搖滾樂團Pavement〈Cut Your Hair〉的單曲唱片是誰賣給你的?唱片行給了你什麼?為什麼感覺每次去你都沒有開門營業?身兼兩職的Michael,看待唱片行某程度上更為純粹,它到底和較大型、較多人力資源的店鋪有什麼不同?
不說不知,早期的GOODSTUFF唱片全部是店主本人珍藏,“你怎麼捨得將所有唱片拿出來賣?”一千張唱片,他只留下數張,其餘的全數放在店內,他說了兩個故事:
“有一次女朋友把一張街招撕給我(就是那種貼在燈柱或工業大廈門外,一格一格讓你方便撕下來的紙張),上面寫著大量平價唱片出售,那是位於天悅廣場的蚊型唱片行,那裡只有大概二十張唱片,還有一個躺在沙發上的年輕人。”第二個故事發生在一家樓上咖啡店,那裡有一個放滿老闆CD的角落,Michael看到很多對胃口的唱片,於是問老闆:“這裡的唱片很酷,你怎麼捨得將他們出售?”那老闆淡淡地回應:“那些唱片都可以買回來的。”
年輕人啟發了他,店老闆開導了他。“既然他們可以,我也可以。”就這樣GOODSTUFF誕生了,而隨著年月它也在改變和進化。
很多人說,甚至科學也這樣認為,人大了會偏向聆聽早年耳熟能詳的音樂,較難喜歡上新音樂,彷彿音樂也是一個量入為出的概念,那唱片行呢?它好像一所精神時光屋,把時間凝住了,“可以這樣說,我開一家唱片行去讓我學/認識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開店的初衷是基於自己喜歡聽音樂,到後來是客人讓GOODSTUFF認識更多,很多不同的人和前輩令我接觸更多、更廣的音樂類型。”
吸引Hip Hop和Gothic樂迷
“你記得KPS Video Express嗎?金獅影視超特店,那個後來被Blockbuster百視達收購的大型影片連鎖店,當年金獅面臨倒閉,唱片割價速銷,我在那時想認識多一點Hip Hop音樂,看到特價便把什麼Outcast、Geto Boys買回來放在店裡聽,有一天來了幾個Hip Hop人,他們是在同一個商場的租客,主打一些oversized的物品,他們發現這裡有很多Hip Hop音樂,久而久之,店裡多了很多Hip Hop人光顧,我也因此認識更多Hip Hop音樂。”
“還有gothic人,因為有一段時間寄賣多了dark wave音樂,店內便來了一群你一看便知道是gothic的人出現。”
先談一下,香港的二手唱片有兩種寄賣收購方法,一是一堆唱片一個價錢收;另一個是逐張逐張唱片收, GOODSTUFF屬於後者,每一張唱片也是Michael自己清潔、入膠套,貼價錢,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它吸引了很多喜歡不同音樂範疇但志同道合的人。
“隨著回收不同類型的唱片,GOODSTUFF的定位也改變了,大部份聽音樂的人有一個通病,他們只會來唱片店找自己想找的東西,但我是被動地認識不同的音樂,當時自己很想認識多一點音樂類型,在網路還不是那麼方便的年代,這模式很直接,對比一些亂糟糟的垃圾場,這裡回收的價錢更公道,這做法也自然去除一部份以重量回收(註)的寄賣者。
除了音樂,GOODSTUFF也吸引了很多喜歡文化,電影和設計的人,他們去附近的百老滙電影中心看完電影便會過來逛逛。
唱片行獨特的互動
“唱片行帶給我最多的東西是那互動,開一家店很多事情發生,它讓我認識很多喜歡不同藝術範疇的人,他們喜歡書、電影、設計,建築......言談間有時候會連結到一兩張唱片。我還記得有一個顧客,他在理工大學畢業,在政府機構上班,他每次也離開得很奇怪,會突然轉身向我做一個鬼臉,說那是Rolling Stones的哈哈笑,有一次他更將一些簽了名的相片在我未開店的時候「塞」入櫥窗......沒有這間店便發生不了這些事情。”
“我有一個怪癖,每一次朋友給我介紹樂隊,把唱片借給我聽的時候,我也會拒絕他們,我會跟他們說:既然你說好,我會自己買。因為我覺得要自己買了的唱片才是「正」,這樣我會聽多幾次,所以,不要借給我,這樣我才不會錯失了一個機會。”
“那是我一個奇怪的想法,我覺得音樂是一個轉出來的概念。”
近年,Michael喜歡上聽古典音樂,或許未來他會開一家古典唱片行?唱片行給了我們很多獨特而有趣的互動,那每分鐘的轉速同時叫revolution per minutes,它的確是一個轉出來的概念。
註:重量回收是比喻,二手唱片行不是完全按重量,也會看一看唱片,然後憑「感覺」建議一個回收價。
立即點擊 ☛ 發掘更多獨立唱片行
圖文 / 亞傑 (Kit)
香港人,喜歡音樂和關於他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