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系列:盤點倫敦音樂地標

對愛音樂的人而言,幸福莫過於所生活的城市,被許多歌劇院或表演廳所圍繞,隨時隨地都能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自從英國音樂“入侵”以來,世界見證了英國流行音樂的崛起。如果你正要到倫敦旅遊,就千萬不要錯過這座城市的音樂魅力。以下8個音樂景點,不只能勾起你美好的回憶,還能為你制造難忘的音樂體驗。
1. Berwick Street
在Spotify和iTunes成為音樂愛好者的首選之前,倫敦市中心的伯維克街(Berwick Street)曾經是許多樂迷聚集的唱片街,有著“英里黑膠唱片”(Vinyl Mile)的綽號。不過,遺憾的是,由於Soho區的房地產發展越來越蓬勃,所以伯維克街的唱片店也逐漸被其它商店取代。但別擔心,你仍然可以在剩下的唱片店裡挖到許多珍藏品,其中推薦以下兩個必訪之地:
必訪之地: Reckless Records
這是一個家族經營的企業,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他們專門購買和銷售舊的黑膠唱片和CD。一定要到這家店看看,你會被它海量的黑膠唱片(LPs)所震撼,無論是搖滾、流行、靈魂樂、舞蹈、爵士、龐克或雷鬼等,任何曲風,這裡都能找到。
必訪之地: 绿洲乐队(Oasis)专辑封面的拍摄之地
英國著名搖滾樂隊-Oasis廣受好評的第二張專輯《(What ' 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裡頭有多首經典之作,包括〈Champagne Supernova〉、〈Wonderwall〉和〈Don 't Look Back in Anger〉。而這張專輯的封面與封底,正是在伯維克街拍攝,許多粉絲都在該區,試圖尋找布萊恩·坎農(Brian Cannon)和肖恩·羅利(Sean Rowley)交叉出現的確切地點。如今,Sister Ray唱片店的地理位置,就是專輯封面中當年的獨立唱片店-Selectadisc。
2. Royal Albert Hall
作為一名音樂家或表演者,當你能登上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的大舞臺演出時,就表示你已經成功了。位於南肯辛頓北部邊緣的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於1871年3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一直到現在,其宏偉的玻璃和鍛鐵圓頂,仍然讓許多建築家為之敬畏。
盡管雪莉·巴塞(Shirley Bassey)、埃裏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及阿黛爾(Adele)等名人都曾在這裡演出,但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曾經因為其凹形天花板導致回音嚴重延遲而臭名昭彰。後來,為了提高聲音質量,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在天花板上懸掛了一系列“蘑菇式”的玻璃纖維擴聲器,這一做法不僅解決了回音問題,還讓音樂廳的設計變得獨樹一幟,成了一個標誌性的特征。所以如果時間允許,一定要到這裡看一場表演,感受一下皇家音樂的超凡氣派。
3. David Bowie’s Mural
來自布里克斯頓(Brixton)的大衛·鮑伊(David Bowie),又名Ziggy Stardust,是英國樂壇的標誌性人物。在2016年1月10日不幸離世後,很多樂迷都來到這幅壁畫前,為他們鐘愛的“搖滾變色龍”,留下了花束和紙條,甚至學鮑伊在自己的臉上,畫上同樣的閃電。如果你打算去參觀這幅壁畫,它就在布里克斯頓地鐵站(Brixton Tube Station)的對面。
為了完成這體驗,你可以買一些布里克斯頓英鎊(B英鎊),這是該地區的貨幣,與傳統英鎊的運作方式相同,可以支付當地的獨立商店以及貿易商。這張面值10英鎊的鈔票上,印有鮑伊的肖像,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4. West End Theatreland
倫敦西區之於倫敦,就像百老匯之於紐約。被譽為世界上最高質量的劇院,在倫敦的戲劇界擁有40家劇院,包括歌舞劇、經典舞臺劇和喜劇,能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
說實在,沒有什麽比看著自己最喜歡的角色,在舞臺上繪聲繪色的表演更神奇了!你甚至可以在現場看表演時暢飲,欣賞諸如《邪惡(Wicked)》、《媽媽咪呀(Mamma Mia)》、《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阿拉丁(Aladdin)》和《搖滾學校(School of Rock)》等舞臺演出。演出結束後,在熙熙攘攘的街道兩旁,有許多酒吧,你也可以選擇在其中一家酒吧來杯睡前酒,結束這難忘的夜晚。
必看演出:《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目前在倫敦西區皇後劇院上演的《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將於2019年7月結束(12月將會有全新版本),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來欣賞《悲慘世界》最後的演出。從1985年開始,女王劇院(Queen 's Theatre)的《悲慘世界》已是倫敦西區(West End)一個標誌性的必看劇目,把觀眾從現代的倫敦帶到了19世紀的法國,讓觀眾看到,那些破碎的夢想、單相思和救贖。
5. Handel & Hendrix in London
你是否知道,德國巴洛克作曲家喬治·弗里德里克·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 – 1759)與美國搖滾明星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1942 – 1970)有什麼共同之處?他們的共同之處,絕對比你想象的還要多。雖然相隔200年,但在倫敦的同一條街上,隔著一堵墻,是他們各自的家。
在布魯克街(Brook Street)23號的房子,讓作曲家- 亨德爾創作了他最好的作品,包括清唱劇《彌賽亞(Messiah)》(有誰不知道“哈利路亞合唱隊”啊?)。他曾在這裡當著朋友和鄰居面前,進行排練並表演了非正式的獨唱。另外,只有幾步之遙的布魯克街25號,搖滾歌手-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他的女朋友凱西·艾琴厄姆(Kathy Etchingham)則常在他們住的公寓裡,接受媒體采訪和拍照,他常跟女友說,這是第一個真正屬於他自己的家。
如今,在倫敦漢德爾和亨德里克斯博物館裡,你可以看到漢德爾和亨德里克斯的生活,當你走過他們曾經住過的空間,你會驚嘆於他們留下的音樂痕跡。
6. Denmark Street
在倫敦西區的邊緣-丹麥街,被親切地稱為錫盤街(Tin Pan Alley)。就像伯維克街(Berwick Street)一樣,它已經淪為商業化的犧牲品,但你仍然可以發現一些吉他商店,它們滿足了當地音樂愛好者,以及偶爾來這裡的遊客。
在1940年代,倫敦大多數的音樂出版商都位於錫盤街(Tin Pan Alley-這是借用了紐約西28街地區的名字)。錄制專輯,買賣樂器,這裡曾為許多詞曲創作者和歌手們帶來希望,他們穿梭於街角巷弄,試圖找到各自的突破。像吉米·亨德里克斯、大衛·鮑伊、鮑勃·馬利(Bob Marley)和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等著名歌手都在這裡出沒過。錫盤街在它的全盛時期,是一個大家很愛流連的地方,因為隨時可以遇見巨星,或是被星探發掘。
必訪之地: Regent Sounds
Regent Sounds是倫敦經營最久的電子吉他Fender與Gretsch的經銷商。位於Old Regent Sounds的工作室,曾是許多音樂巨頭-像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湯姆瓊斯(Tom Jones)、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滾石樂隊等,錄制Demo、單曲到完成整張專輯的地方。現在這吉他店,依然聚集了許多音樂愛好者在這裡玩音樂,路過這裡相信你也會被這自由奔放的音樂魅力所吸引。
7. The 100 Club
許多音樂愛好者,都會在離開倫敦前去一趟100俱樂部,因為這裡曾舉辦過許多傳奇活動(比如-1976年的龐克音樂節),同時也是眾星雲集的表演場所(包括:The Who、綠洲樂隊(Oasis)、萊昂國王樂隊(Kings of Leon)、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滾石樂隊等)。
當你走下樓梯來到狹窄的地下室俱樂部時,你會發現墻上貼滿了巨星的照片,讓你想要去發掘更多關於這裡的一切。儘管100俱樂部有些陰暗骯臟,還有點悶熱,但因為入門票合理加上無與倫比的音樂體驗,來訪者依舊是源源不絕。
8. Amy Winehouse Statue
靈魂樂天后艾米·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的青銅雕像坐落在倫敦北部,卡姆登鎮(Camden Town)的馬廄市場(Stables Market)裡。正如她曾向父親所說的那樣,卡姆登鎮曾是她的“遊樂場”。去世3年後,在她父母的見證下,這座雕像就在她最喜歡的地方揭幕,樂迷們都覺得再合適不過了。如果你來到這個地區,你可以去Hawley Arms酒吧,在那裡記得點“Rickstasy”,據說這是懷恩豪斯最喜歡的飲料—是伏特加、香蕉酒、Southern Comfort和Baileys調配而成。
Cover Image: Kevin Nixon/Classic Rock Magazine/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