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

HER STORY

她有故事,只需借你的耳朵。

在《HER STORY》系列裡,我們讓各領域、各國籍有故事的女性,從她們過去生活中所汲取的歷練,濃縮在一篇稿件的時間。在充滿變數和可能性的後疫情時代,我們需要更多的勇氣去面對種種的挑戰。她們的故事輸出療癒的能量,哪怕只有那麼一句擊中了你,也能為你的生活注入活水。

文創市集推手鄭詩美:再累也要強迫自己進步

平民市集是馬來西亞近期內最具討論度的文創市集。2022年底,他們配合「誠品生活吉隆坡店」開幕前舉辦了一場造勢市集,引起城中熱話。點擊看看聯合創辦人鄭詩美(Estica Teh)如何走出不一樣的文創路。

香港獨立音樂人CHANKA陳嘉:「我常覺得自己是外星人」

香港獨立音樂人CHANKA陳嘉的創作不受題材和曲風所限,善於將哲學、藝術以及生命中遇到的怪誕寫進曲子裡。她時常覺得自己是外星人。為什麼呢?讓這位外星女孩親自告訴你。

台灣攝影師潘怡帆:用攝影挖掘照片背後的故事

一開始當攝影師,潘怡帆企圖心太強,幾年下來歷練多了,反倒轉向想平實表達出眼前的對象。其中一個發展中的個人創作系列「Night Walk」,以黑白相片為主,捕捉下城市深夜裡一棵棵路樹,它們通體白亮,閃爍著銀色的光澤。

香港獨立音樂人SERRINI:“療癒自己,就是療癒全世界的開始。”

香港獨立音樂人Serrini因作風和形象與其他歌手迥異,真性情吸引了不少粉絲的喜愛。她大膽做自己,音樂之所以能為人們帶來療癒,是因為其中的同在感,正如她在訪問中所說的:“療癒自己就是療癒全世界的開始。”

劇場導演朱芳儀:把生活打擊化作狸貓變形記,BTS是我的精神導師!

鄉野傳說中狸貓有百變的能力,台灣劇場導演朱芳儀借助狸貓百變的形象作為面具,讓劇場成為她的魔法場合。一變再變,融入不同的時代背景與時事課題中,尋找不同的疑問與解答。如一隻百變狸貓,朱芳儀最終想要尋求的是自己的自我與療癒。

日本新銳藝術家丸山純奈(Junna Maruyama),用Pop Surrealism絢麗畫作消融憂鬱

在生如夏花的年紀,日本新銳藝術家丸山純奈筆下皆是色彩絢麗的人物,但它們同時都潛藏一股深憂,是少女色系掩蓋不住的暗黑憂鬱。在眾多色彩與魔幻符號下,丸山純奈繪畫的是源自於心底深處的悲傷。透過畫畫她希望撫平自己的傷痛,也希望能療癒他人。

日本藝術家吉田公子(Kimiko Yoshida):最具藝術價值卻也最看不透的自拍照

為了尋找自我,日本自拍攝影師吉田公子在32歲那年離開日本遠赴法國,踏上尋找自我的創作之路。在一張張自拍照中,她透過「消失」,將自己隱身進不同民族文化中,化身女神或偶像,任憑你怎麼看都看不出她的原型來。因為對吉田公子來說,自我身份並不只有一個模樣。

台灣插畫家Miao:少女心,是一種純粹喜歡浪漫事物的心態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少女,她象徵著人心中最淳樸、懵懂與美好的一個部分。但少女同時也面臨許多性別與年齡框架的問題。台灣90後插畫家Miao就透過畫作,刻畫出時下年輕人在面對龐大的世界與錯綜複雜的選擇、價值觀時,也許都需要好好地放過自己,讓自己暫時性失蹤。

《小日子》社長劉冠吟:女子力不是溫柔,是戰鬥

台灣生活雜誌《小日子》的社長劉冠吟,是帶領《小日子》轉型成功的靈魂人物之一。《女子力不是溫柔,是戰鬥》記載了她多年來在職場與生活上的經歷與觀察。談到社會中的父權結構與性別刻板印象給女性施加的壓力,她認為沒有所謂是「應該」的事,女性不應該被社會期待的規範所束縛。

繪畫詭異女性肖像的日本藝術家內田雀(Suzume Uchida)

曾數次與山本耀司合作的日本藝術家內田雀,以繪畫詭異女性肖像聞名。透過這些女性肖像,她想要傳遞女人所有的感受,女人不只是甜美可愛的,更是悲傷憂鬱,或者恐怖邪惡的。內田雀說,因為畫是一面鏡子,你所看見的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