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

逛唱片行

你有多久沒有逛唱片行 了?在串流音樂時代,實體唱片行的存在,顯得彌足珍貴。在擺滿各種CD、黑膠唱片、音樂書籍的空間裡,你是否也試過因為偶然發掘到一個不知名的樂隊而悸動?或者因為店裡播放的某首歌而多逗留幾分鐘?這些當下的感動是無法被複製的。趕緊一起來感受實體唱片行獨一無二的音樂氛圍吧。

個體戶二手唱片行 | 日系懷舊唱片的集散地

走過了市場的起落,至今成立30多年的「個體戶二手唱片行」擁有了穩定的客群,從過去的一片歌手到日系流行、古典西洋流行歌,各種音樂風格都可以在店內找到。

夢田音樂唱片行 | 用Freshmusic創辦人的視角 看新加坡唱片行的起起落落

「失戀新加坡樂迷從什麼時候開始聽獨立音樂?「夢田音樂」或許就是其中一間培養樂迷聽歌品味的唱片行。樂迷可以從Freshmusic創辦人陳玉能的視角看新加坡唱片行的興衰。

失戀排行榜 X 永樂座 | 是一家唱片行,也是一家書店

「失戀排行榜」唱片行的名字由來,並非是當時老闆張哲修的感情狀況,而是從音樂主題電影《失戀排行榜》(High Fidelity)借來的。有別於一般唱片行,失戀排行榜開始編寫屬於自己的音樂刊物。刊物的名字,自然就叫做《失戀排行榜》,以小誌形式發行。

野花唱片行 | 以林憶蓮經典專輯《野花》命名

馬來西亞檳城的光大廣場,有一家野花唱片行(WildFlower Records)。它與專復刻舊黑膠的英國唱片公司Sepia Records合作過,以銷售黑膠唱片為主。點擊了解這家在串流時代以野花的姿態努力綻放的獨立唱片行。

感傷唱片行|今日,仍有人在收藏這些穿越時光的卡帶

“卡帶是少數倒轉過程可以清楚被看見的音樂載體,黑膠基本辦不到,CD雖然也可以,但程度僅止於讀著播放器上秒數倒退。”感傷唱片行主理人游璨賓(阿賓)說出了卡帶的價值。

SOUL AMAZIN’ MUSIC | 黑樂傳教士DJ VICAR,歡迎樂迷到此發掘獵奇音效

坊間其實已經有不少黑膠唱片行,但以嘻哈音樂或DJ角度為出發點的非常罕見。而位於捷運後山埤站附近的Soul Amazin’ Music,藏有大量單曲黑膠,對取樣有需求的音樂製作人尤其充滿驚喜。

MUSIC TRAVELLER | 櫥窗上那張《悲情城市》電影原聲帶

你有儲存舊物的習慣嗎?或許它在某個地方值上「天價」。唱片店有一種貨物叫「貴價碟」,即是它的價錢比發行價高很多,位於香港灣仔的MUSIC TRAVELLER,故事也是由一張「貴價碟」開始,那是掛在櫥窗上的《悲情城市》電影原聲配樂。

Sidoli Radio | 方序中:不怕實體消失,有好的作品出現就會有更好的形式可以包裝

2021年4月開幕的複合式空間「Sidoli Radio 小島裡」,集電台、咖啡、選物、唱片於一店,是設計師方序中所作出的一個新嘗試。在這裡,透過「#小島裡的聲態系」整理過往的故事,同時也以「擬聲現場」蒐集現在的聲音,並且對未來發送出一種新的創造。

M@M Records | 林哲儀:把小眾養好,就有辦法生存下去

隱密於台北東區商辦大樓裡的M@M Records,是一間「選物型」的唱片行。從最早期專攻代理海外跳舞/電子音樂的12吋黑膠單曲起家,到如今風格不只侷限於電子樂,還增設了不少比例的台灣獨立音樂的品項。在這裡,你更可以挖掘到許多90年代的經典作品。

GOODSTUFF Records | 總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獨愛二手唱片

這一家曾經佇立在香港油麻地現時點商場的二手唱片行GOODSTUFF Records,在2014年已經結業,但熱愛探索音樂更多可能性的Michael說了一句抽象但很有共嗚的話:“我覺得音樂是一個轉出來的概念。”沒錯,唱片不都是在音響器材的轉動下產生的振動?

White Noise Records | 創辦人Gary:向朋友介紹一個無人聽過的樂隊,是非常酷的事!

位於香港太子與旺角交界的 White Noise Records是當地一家獨立唱片店,擺放著各種CD、黑膠唱片、音樂書籍,喜歡非主流音樂的樂迷,真的可以往裡頭鑽,探索自己未曾接觸過的音樂。創辦人之一Gary喜歡不斷發掘新音樂:“發現一個新的樂隊,可以開心一段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