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

Spotlight Sessions

聲音無處不在,彷彿在我們身邊像配樂般每時每刻都在播放。但是,當你認真聆聽時會察覺到什麼呢? 一起來認識形塑大眾日常聲景的獨特藝術家和聲音設計師,了解他們的創作初衷、創作靈感,以及聲音如何改變了他們。

爵士樂和過動症有何關聯?

爵士樂有療癒效果?身兼DJ、廣播員和音樂記者多重身份的Tina Edwards分享了她獨到的觀點。

最能代表利物浦的歌原來是這首

英國電台主持人Macca在NTS廣播電台所主持的節目《The One Glove Breakfast Show》中推薦過無數好歌,而The Real Thing樂團的〈Liverpool Medley〉最具代表性。

從地球到外太空,都有Ilan Eshkeri的配樂創作

創作過不少引人入勝的影視與遊戲配樂的英國作曲家Ilan Eshkeri現身說法,揭開以太空為主題的沉浸式音樂會《Space Station Earth》背後的創作旅程。

英國藝術家Haroon Mirza用聲音波形創造藝術

如何能用聲音波形打造出藝術作品?英國全才型藝術家Haroon Mirza做到了!從文字和影片探索他的工作室,沉浸在他創作的影音裝置。

Brigitte Hart 透過舊物聆聽泰晤士河的故事

研究物品的聲音屬性,是現居倫敦的聲音藝術家Brigitte Hart一生的職志。她沿著泰唔士河畔行走、錄製聲音、並蒐集經過河流沖刷洗禮後的陳舊物件,尋找可以填補歷史與記憶之間的聲響。

DJ Shy One 電音界的混合高手

來自倫敦的DJ Shy One能將多種風格的聲音,無違和感地結合在DJ播放器上,這在電音領域非常罕見,讓她在英國電音界獨樹一幟。

電玩配樂也有滿滿的療癒力量

電玩配樂可以有多療癒?作曲家暨記者 Alyx Jones 回首來時路,細數小眾電玩《風之旅人》的配樂對她人生造成多大的影響。

從 Asian Dub Foundation 的音樂中,找到改變世界的力量

一個由非主流族裔組成的樂團Asian Dub Foundation,讓記者Zab Mustefa勇於站出來,對抗童年在國宅成長過程中揮之不去的歧視。

Arctic Monkeys 如何改變一位音樂記者的人生

因為喜歡上英國搖滾樂團 Arctic Monkeys ,讓Jenessa Williams 立志要當一位音樂記者。從偶像追星族到徹底愛上獨立音樂,她經歷了些什麼呢?

電玩音效家Mark Angus,探索恐怖聲景的駭人時刻

以音效設計獲得多項獎座肯定的生存恐怖遊戲《異形:孤立》(Alien: Isolation),其音效總監 Mark Angus分享他如何運用玩家的想像力製造出遊戲中最駭人的時刻。

以鼓為本的Lack of Afro 從鼓聲就能聽出一首歌的發行年代

從小就與音樂為伍的Lack of Afro不僅擅長多種樂器,也懂得音樂製作,他說光從一首歌曲的鼓就能辨識出發行年代。

手指鼓樂手Gnarly: 用16個觸控墊創造出無限可能

Audiovisual只需用指尖輕輕觸碰手指鼓(finger drumming)的觸控墊,就能演奏出多變的節奏。近期嶄露頭角的專業手指鼓手 Gnarly ,運用了獨特的現代樂器於聲音創作上,創造出更多新的可能。

英國田野錄音師Jez riley French,採集意想之外的聲音

過去四十年,英國田野錄音師 Jez riley French 持續從事聲音接收這門藝術。從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和亨伯橋(Humber Bridge)內部傳導的震動,到消融的冰河、風化的石灰岩山脈,都讓人聽後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