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百老匯 | 發現007龐德和哈利波特以外的兩位丹尼爾

前篇文章談到休傑克曼(Hugh Jackman)的舞台風采,其實,有許多縱橫銀幕的好萊塢天王天后,都擁有豐富的劇場資歷。甚至,在舞台生涯和電影生涯之中,有的人保持著完美平衡,比如英國女爵茱蒂丹契(Judi Dench)、瑪姬史密斯(Maggie Smith)、海倫米倫(Helen Mirren)。
也有人在「魚與熊掌」之間,只能擇一,像是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貝蒂密勒(Bette Midler)等等,都是闊別舞台幾十年,才終於彩鳳還巢,主演一次、兩次的新製作,更有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一次配角聲譽鵲起,再一次主角《妙女郎》(Funny Girl)轟動國際,接著就出唱片、拍電影、拿奧斯卡,然後,劇場觀眾再也沒有機會坐在戲院裡,與她本人本尊一同呼吸,一同悲喜。
「金鋼狼」休傑克曼出身舞台——而,21世紀的第一位「新龐德」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也同樣接受過紮實的劇場表演訓練。更有甚者,他們兩位還曾經在紐約百老匯同台演出,分庭抗禮。

丹尼爾克雷格在2022年參與的百老匯《Macbeth》。 Photo Credit: Bruce Glikas / Getty
金鋼狼與龐德同台
2009年的秋天,休傑克曼第一次在百老匯主演話劇,而且這次與他同台的是影壇地位與他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007詹姆斯龐德——英國演員丹尼爾克雷格。
這兩位巨星都有豐富的舞台經驗,但這算是克雷格首次登上百老匯舞台,難得的機會!還記得筆者當時人在上海工作,聞訊驚喜不已,機票還沒買、旅館還沒訂,已經先把戲票買好了,一心一意,就是想看這兩位超級巨星同台飆戲。
這齣話劇的劇名叫《陰雨連綿》(A Steady Rain),規模很小的獨幕劇,聚焦在兩個芝加哥警察多年的友誼、心情故事、背叛和痛苦,還有連環殺人案穿插其中,兩位男主角的長篇獨白是戲肉所在。
戲實際在演什麼已經完全不記得,但兩位明星的star power,在事隔十三、四年的今天想起來,都仍然讓我汗毛直豎。記得金鋼狼掛頭牌,但他的角色比較像基石、立柱,穩著全劇結構,讓另外一位男主角爆烈噴發。
看慣丹尼爾克雷格「酷」到極點的龐德,這次在舞台上,他以火樣的熱燃燒著自己,為整齣冷調子的硬漢戲提供不可或缺的能量和溫度,讓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因此在幾年後,我非常樂意再次走進戲院支持他和夫人主演、英國劇作家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的經典名作《背叛》(Betrayal)。
《背叛》看過好多次,克雷格和瑞秋懷茲(Rachel Weisz,我是她的鐵粉,不能不看)的製作評價不好,想來是因為導演的詮釋手法有點超出評論家的胃納,但觀眾趨之若騖,受歡迎得不得了。
另外一次重要製作的時間更早,已經是距今二十多年前了——2000年的深秋,非常精緻的短打製作,當時慕女主角的名而去,希望能親賭法國影后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的現場表演,畢諾許演得不錯,但沒有我們想像中「電影明星」那種larger than life的霸氣,整場看下來,反而是第二男主角(飾演丈夫的角色)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當時剛剛在影壇闖出一點知名度,重回百老匯台的青年演員李耶孚許萊柏(Liev Schreiber)。
很不一樣的《背叛》
在2013年的秋天,克雷格與懷茲聯合主演的《背叛》隆重揭幕。在媒體訪談中,克雷格表示,原來最開始劇組邀請他出飾第一男主角,也就是「情夫」的角色,他讀完劇本(果真是懂戲的好手),強烈希望能出飾丈夫一角,而且,克雷格建議——何不讓金像獎得主、同時也是自己的愛妻——瑞秋懷茲同台演出?他們可以在戲裡扮演夫妻啊!
從這樣的「創意」出發,2013年百老匯版本的《背叛》,不再是妻子與情夫背著丈夫共享十數年的秘密私情,而是情夫一人要和這對夫妻互相抗衡,情夫一角在他們的詮釋下,從丈夫的好友,轉變成為「仰慕、忻羨」丈夫,而由是「不自覺地」想要「變成」丈夫、「愛上」妻子。他們做了與傳統演繹全然不同的嘗試,克雷格說,他很希望能展現「這幾個角色是怎樣摧毀、『背叛』彼此的信任和愛」,他希望讓觀眾看到「這幾個人如此深愛彼此,但他們卻做了這樣的事」。
同樣也是劇場起家的瑞秋懷茲詮釋妻子一角,有別於筆者之前看過茱莉葉畢諾許冷豔高貴的歐陸風範,她樸實、血肉豐滿,她敏感纖細的外型和表演特質,一再讓我聯想到費雯麗(Vivien Leigh),翻開8、9年前筆者在報端發表的舊時評論,我那時寫道:「瑞秋懷茲易感的大眼睛,瘦弱但充滿能量的身軀……帶有一種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永恆質感」。
哈利波特載歌載舞
從丹尼爾克雷格的表演,我們要說到享譽盛名的「另外一位丹尼爾」——青年演員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本人——丹尼爾瑞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
瑞克里夫時常表示,自己能演到哈利波特不曉得是幾輩子修得的福氣,而且它所帶來的財富,一生一世都享用不盡。身為一個演員,他不像其他擁有紮實訓練和履歷的同齡表演者,他會的一切,幾乎都是在拍《哈利波特》的時候,從導演和同場演出的資深前輩身上學習而來的。也因此,在「哈利波特」片集之外,他最喜歡接演怪里怪氣的獨立藝術片,再有,就是舞台演出。
丹尼爾瑞克里夫在2007年演出大膽、前衛的《戀馬狂》。 Photo Credit: Ariana Tepes-Leonardi / Flickr
他在2002年就和肯尼斯布來納(Kenneth Branagh)合作,客串參演喜劇,之後,他在「哈利波特」片集的第五集和第六集中間,偷得空檔,於2007年正式登上倫敦舞台,演出大膽、前衛的《戀馬狂》(Equus),戲中還有強度甚高的情緒轉折,以及高潮的全裸發狂段落。
瑞克里夫名氣將《戀馬狂》製作一舉推向賣座巔峰,他也一肩挑起明星的社會責任,認認真真地表演,踏踏實實把這齣經典劇目重新帶回世人眼前,不久之後,他更領銜將整部製作帶到紐約百老匯短期上演,同樣造成轟動。
結束整整11年的《哈利波特》拍攝期程,丹尼爾瑞克里夫選擇的第一個演出工作就是登上舞台,在百老匯挑樑主演經典音樂劇《一步登天》(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每週8場,從頭到尾載歌載舞沒有休息,瑞克里夫此舉等於把自己打回原形,放下「哈利波特」的一切,重新學唱、學舞,重新摸索、學習,享受當演員的一切。
而且,在歌舞劇的全方位表演環境當中,他還有「明星」的商業及教育任務要履行。他明白自己對「哈利波特粉絲」的重要性,也非常願意借重這樣的力量,引領這群年輕一輩的觀眾,走進劇場,認識經典音樂劇,並且由衷希望他們會因為這樣,對經典作品卸下心防,暢快徜徉在卓越作品的懷抱裡,進而認識更多的好戲,進入更廣闊的表演藝術天地。
與丹尼爾瑞克里夫擁有相似心境的另一位當代女星,是「黑寡婦」史嘉莉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她的兩次舞台演出,同樣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Cover Credit:WENN Rights Ltd / Alamy Stock Photo
喜歡看百老匯?立即點擊 ☛ 看看休傑克曼的舞台風采
文 / 陳煒智(Edwin W. Chen)
編劇、導演、作詞人、電影歷史研究者。曾三度入圍並於2018年獲頒廣播金鐘獎最佳藝術文化節目主持人。現為瓊瑤故事館籌備小組策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