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新碟速報為你介紹以下四張專輯,其中兩張中文專輯可以聽到較為清新的民謠風,而另兩張等你往下探索!
黃玠《一切平常》 - 描繪日常美好
作為台灣流行民謠的代表人物之一,黃玠給人的印象都是背著木吉他自彈自唱,清新脫俗的樂風於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但自上一張專輯《在一片黑暗之中》面市後,他便自稱陷入了低潮期,彷彿印證了專輯的主題。其實從首張專輯《綠色的日子》的清亮吉他琴弦開始,再到《我的高中同學》和《下雨的晚上》,我們不妨視這些作品為黃玠人生不同階段的寫照。
「不做音樂的話,我想要做什麼?」黃玠在八年的空窗期曾這樣問自己。的確,不玩音樂的黃玠似乎就浪費了他的音樂天賦。幸好我們有重新出發的黃玠,當你聽了他最新專輯《一切平常》後,你會發現黃玠的轉變,無論是心境上或是音樂上,那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領悟,最後體現出的一種自在境界。就像〈我的朋友都結婚了〉的自嘲和〈好好聽〉那帶點City Pop韻律的歌曲,都讓人耳目一新。此外,其實一直熱愛嘻哈的黃玠,也在〈公館賈伯斯〉獻出他的饒舌處女秀。
專輯必聽歌曲:〈西瓜甜不甜〉、〈公館賈伯斯〉
延伸聆聽:929《也許像星星》、吳志寧《最想去的地方》
Jondoe無名氏《那些卡住的無名氏》 - 社會觀察系組合
人如其名,來自台灣和新加坡的神秘雙人組Jondoe無名氏,一直以低調不露臉的方式出現在大家面前。他們總帶著標誌性的金銀色面具和墨鏡,或許有人會聯想到Daft Punk的虛擬形象,但我覺得他們更接近瑞典實驗電子雙人組The Knife的早期形象,帶點詭異神秘的感覺。當然,Jondoe的音樂是相當多元的,時而高亢,時而療癒,同時混合了英式搖滾、民謠和電音,但全都以沉重的社會議題作為主軸。
《那些卡住的無名氏》是Jondoe的第二張EP,也可算是一張微型的概念專輯。雖然只有三首歌曲,但相比首張《迷子》的多樣化,Jondoe這次的新作顯得更加凝聚,主題也刻畫得更為具體。特別是他們為專輯拍攝的MV,有逼近現實的黑白畫面,也有你我熟悉的生活環境,就讓我們用第三視角,去窺看那些被社會議題所困的人事物。這是近期少數以現實社會議題為主的作品,值得關注。
專輯必聽歌曲:〈塌〉、〈信〉
延伸聆聽:The Knife《The Knife》、CocoRosie《Noah’s Ark》
Future Islands《People Who Aren’t There Anymore》 - 再度激情昂烈
Synth-Pop樂團Future Islands憑著主唱Herring的撕裂哭腔,以及帶點邪氣的另類台風(讓人聯想起搖滾怪客Meat Loaf),成功讓他們在David Letterman節目上,以出位的現場演出一舉成名,更斬獲了一票狂熱的粉絲。但這也是Future Islands的困境,他們從首張成名作開始至今,似乎重複著同樣的套路,或已出現疲態。話雖如此,Future Islands今年還是發出第七張專輯《People Who Aren’t There Anymore》,這次會有何突破呢?
樂團的黃金組合仍健在,音樂的激昂能量也保留著,但忠實歌迷可能會發現這次的音樂氛圍不一樣了,有了較為內斂和含蓄的音樂探索。除了第一首主打〈King of Sweden〉跟之前的成名作〈Seasons (Waiting on You)〉有點相似之外,其它的作品開始有了新方向,比如〈The Thief〉或是〈Say Goodbye〉,歌曲在瑰麗的電音底下,伴隨著Herring的激昂歌唱,竟有種讓人揪心的落寞感。
專輯必聽歌曲:〈King of Sweden〉、〈The Thief〉
延伸聆聽:Tune-Yards《sketchy.》、St. Vincent《MASSEDUCTION》
IDLES《TANGK》 - 超越後龐克
常不按牌理出牌的英國樂團IDLES,是目前在現場演出最具舞台張力的樂團之一。他們的曲風常被歸類為後龐克或後硬核,但主唱Joe Talbot卻不以為然,直說他並不喜歡這個標籤。的確如此,早期的IDLES或許於人一種憤怒狂躁的感覺,但隨著時間推移,就會發現IDLES的作品有更多的深度。就他們的唱片封套來說,每一張藝術感極重的設計,都隱藏著訊息,而那也是IDLES精心挑選的結果。
這一張新專輯《TANGK》被樂團稱為情歌集,也宣稱要讓歌迷們都聞歌起舞,並感受當中愛的訊息。剛開始確實有點難接受這幾位粗獷的大男人突然變得溫情脈脈,甚至還在〈Dancer〉的MV跳起舞來。這當然是他們的一個玩笑,甚至是反諷,尤其當Joe Talbot穿起女裝的時候,我就深信他們的骨子裡依舊是龐克,只是不願說出口而已。
專輯必聽歌曲:〈Gift Horse〉、〈Dancer〉
延伸聆聽:shame《Food for Worms》、Fontaines D.C.《Skinty F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