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所言不虛,就算到了2020年代,他的成就也依然熠熠生輝。
藝術家布魯斯・諾曼(1941–)大致可說風格兼具觀念與極簡藝術,出身印第安納州的他以各種媒體實驗聞名於世,其作品形式涵蓋裝置、聲音、雕塑、行為、影像、繪畫等。
他原本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主修數學與物理,後來轉換到藝術跑道,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攻讀藝術碩士。1966年畢業後,他搬到舊金山,住在一間廢棄的雜貨店裡,那裡成為他畢業後的第一間工作室。
不久後他的作品就聲名大噪,並在洛杉磯的Nicholas Wilder藝廊、紐約Leo Castelli藝廊、杜塞道夫Konrad Fischer藝廊舉辦首次巡迴展。
布魯斯・諾曼,攝於其位於加州帕莎蒂娜市的工作室,約1970年。Photo Credit: Courtes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an Diego and Frank J. Thomas Archives. Photo Frank J. Thomas.
到了1973年,他已經是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紐約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官方展覽的頭牌藝術家,也征服了伯恩、杜塞道夫、米蘭、阿姆斯特丹等歐洲城市的展覽。
藝術的延伸
諾曼和南韓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一樣,都很早就開始嘗試媒體藝術,他的錄像作品挑戰了傳統上認可的藝術形式。
他在初期的作品中進行行為錄像的實驗,以自己的身體做研究,1968年《對置行走》(Walk With Contrapposto)即為一例,當中可以看到他在臨時搭建的走道上,以刻意的方式行走,模仿希臘羅馬時期藝術家的對置人體形態。
在他後來的展覽中,時常出現不同形式的走道,呈現的空間和感覺也大不相同,比如 1970年的《走道裝置》(尼克懷爾德裝置,Nick Wilder Installation)裡頭設有閉路攝影機和電視影像,會讓在裡頭的觀者摸不著頭緒。
《霓虹走道間》(Neons Corridors Rooms),米蘭Pirelli HangarBicocca當代藝術中心展覽照,2022年。 Photo Credit: © 2022 Bruce Nauman / SIAE. Courtesy the artist; Sperone Westwater, New York, and Pirelli HangarBicocca, Milan. Photo Agostino Osio
他在語言方面的幽默感也常呈現在文字霓虹燈管作品裡,大玩文字和視覺雙關,比如 1972年《因懼怕而逃,從後門得樂》(Run From Fear, Fun From Rear),還有1984年大型作品《一百種生與死》(One Hundred Live And Die)裡,讓100組以不同排列方式描述生活經驗的詞組交錯閃爍。
而他雖然放棄了數學,但他的作品卻也離不開數學,從他研究、運用物理和空間的方法最能看出數學的影子。
2009年,綜合他過去40年來基於拓樸學的創作《拓撲花園》(Topological Garden)代表美國出席威尼斯雙年展,獲國家館金獅獎殊榮。
諾曼常說自己深受愛爾蘭作家山謬・貝克特(Samuel Beckett)啟發,兩人都十分喜愛悲喜劇。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與編舞家摩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也是他很重要的謬思。
《繪製工作室II 以色彩翻、轉、翻/轉(機會渺茫的約翰・凱吉》 MAPPING THE STUDIO II with color shift, flip, flop, & flip/flop (Fat Chance John Cage)),2001年。Photo Credit: © 2022 Bruce Nauman / SIAE. Courtesy Sperone Westwater, New York
他的展覽遍及全世界,近期巡迴足跡到過米蘭Pirelli HangarBicocca當代藝術中心、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他的大膽實驗橫跨多種媒體形式(除了他在攻讀研究所時期果斷放棄的繪畫之外),卻依然游刃有餘,始終為人所稱道。
1988年,他接受《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雜誌採訪時表示:「這很簡單,因為在60年代,你不見得只能選擇一種媒體形式。你可以採用不同類型的素材,在攝影、舞蹈、行為、錄像之間切換。很自然地就會採用這些不同的表達、呈現素材的方式。」
諾曼自1979年至今一直住在新墨西哥州。
布魯斯・諾曼名作
諾曼的代表作橫跨多種創意媒體,大到霓虹燈牆裝置,小到以自己身體的行為藝術進行空間實驗。
一起來看看他幾項最出名的作品。
《真正的藝術家幫助世界揭示神秘真相(窗飾或牆飾)》The True Artist Helps the World by Revealing Mystic Truths (Window or Wall Sign),1967年。Photo Credit: © 2022 Bruce Nauman / SIAE. Courtesy Sperone Westwater, New York
60年代時,霓虹燈飾在美國十分盛行,店家常用以招攬顧客。
諾曼早年的霓虹燈作品會置入一段哲學性的陳述,採用常見於商業交易的陳述形式,以降低文字本身的存在主義特色。
這項螺旋形狀的作品,靈感來自他從前用以設立工作室的舊金山雜貨店裡的一個啤酒燈飾,他創作時已設想到玻璃另一面的人,可能會倒著讀這段文字。
WALK WITH CONTRAPPOSTO《對置行走》 ,1968年
在錄像作品《對置行走》(Walk With Contrapposto)中,諾曼以刻意的姿態走過僅51公分寬的臨時走道,藉由左右移動腿部和臀部以詮釋對置(一種希臘羅馬時期雕像常見的姿勢)可能的行走方式。
他在這個階段的藝術生涯幾乎毫無收入,為了盡可能減少創作素材的開支,時常利用自己的身體與空間進行實驗。
PERFORMANCE CORRIDOR《行為走道》,1969年
《行為走道》,1969年。(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Panza Collection, Gift, 1992)Photo Credit: © 2022 Bruce Nauman / SIAE. Courtesy Sperone Westwater, New York
諾曼接受了藝評家兼策展人瑪西亞‧塔克(Marcia Tucker)的建議,以其錄像行為作品《對置行走》(1968年)為基礎創造出一個裝置,用木板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搭出走道,邀請參觀民眾與之互動。
這是他所創作的第一項走道作品,後來延伸出眾多系列作品,包括《走道裝置(尼克懷爾德裝置)》(Corridor Installation (Nick Wilder Installation),1970年)、《卡塞爾走道:橢圓形空間》(Kassel Corridor: Elliptical Space,1972年)、《四條走道的夢中通道》(Dream Passage With Four Corridors,1984年)。
ONE HUNDRED LIVE AND DIE《一百種生與死》,1984年
《一百種生與死》,1984年。Photo Credit: © 2022 Bruce Nauman / SIAE. Courtesy Sperone Westwater, New York
大型霓虹燈牆裝置《一百種生與死》(1984年)普遍被認為是諾曼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上面有四排彩色詞組,一組組交替閃爍。
每個詞組都是不同的三個字排列組合,以50個動詞為主。一如其名,這些詞組是諾曼認為一個人生與死的方式,而此作品是他以幽默方式處理人們存在焦慮的例子。
想探索更多藝術作品?立即點擊 ☛ 發掘普普藝術的代表人物